幼儿园建构游戏与其他游戏联合,玩出深度和多维度发展

棋牌游戏开发 7个月前 58浏览 0评论

✐编者注✐

编辑注释

说到建构游戏,老师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孩子们搭建、堆叠的场景。但事实上,幼儿园的游戏大多数时候并不是独立存在的,正如孩子们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。因此,老师在思考如何支持幼儿建构游戏时,不能只从支持幼儿建构技能的提升出发,或许可以换个角度,思考如何将建构游戏与其他游戏结合起来,使游戏向纵深、多维度发展。

瞧瞧,乐山市朱思堂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从一本绘本开始,玩了一整个学期的“玩汽车”主题游戏,从建筑游戏开始,再到角色扮演游戏,老师们看完不禁感叹:原来小班的孩子们原来可以这样玩建筑游戏啊!

(*注:案例选自乐山市竹丝塘幼儿园小班王晶晶、李雪珠作品《我们和汽车打架了》)

起源/

我们班的绘本专栏《我不跟你去》里,有一段是这样的:“露露当然认识他了,这位叔叔最近在花园里帮她爸爸搭自行车棚。”程程看到后,好奇地问:“这位叔叔是怎么给他搭自行车棚的?”正是这个问题,引发了孩子们一系列的讨论:有的孩子说要用电钻,有的说要用木头,有的说要用力…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孩子们围绕“汽车”进行了一系列贯穿整个学期的活动。

01

建造自行车棚

第二天上午,区域活动的时候,程崔的游戏计划是搭建自行车棚。之后,他和余欣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寻找材料。程程看到他们在走来走去,问:“你们在干什么?”程崔回答说:“我在找搭建自行车棚的材料!”听说他们要搭建自行车棚,程程也来了兴趣,想加入进来。于是当天区域游戏的大部分时间,孩子们都在寻找搭建自行车棚的材料。

经过一番寻找,孩子们找到了锤子、剪刀、胶水、螺丝刀、泡沫块等材料,材料准备好之后,孩子们迫不及待的开始搭建属于自己的自行车棚。

车棚建了很久,但孩子们不停地建起来又倒塌,孩子们有些灰心了。这时,余桐灵机一动,说:“明天我带着爸爸的‘皮带’去修。”说完,游戏结束音乐响起,孩子们只好赶紧结束今天的游戏。

游戏回顾时,我让宇桐分享今天玩的心得。分享时他又说:“今天我们的自行车棚修不好,明天我要带爸爸的‘皮带’去修。”大家都很好奇“皮带”是干什么的。宇桐自豪地说:“我爸爸用它绑东西。”其他小朋友听后也兴奋地说要从家里带各种工具来修自行车。最后我说:“那你们今天回家看看还有什么工具能帮我们搭自行车棚,带去幼儿园一起试试。”

第二天,孩子们带着各种工具,开始了第二轮自行车雨棚的搭建。但试了一会儿,问题还是出现了:堆了一会儿就倒了。孩子们不知道,就开始互相“争论”起来:有的孩子说是自己搭的不牢固,有的孩子则怪其他孩子把它弄倒了。大家打得不可开交。这时,于新说:“别吵了,我们拿胶水把它粘起来吧!”

听了余欣的话,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,并立即找来固体胶水涂在泡沫块上。泡沫块终于粘在一起了。就在孩子们大声欢呼的时候,鹊鹊突然大叫:“啊,我的柱子又倒了。”余桐听到声音,立即走了过来。突然,他想起了昨天提到的“胶带”,于是转身从书包里拿出一卷宽大的透明胶带,然后对鹊鹊说:“用这个!这个最好用。”

于是小朋友们尝试用透明胶带把自行车棚粘在一起,还找来一把剪刀,用透明胶带把两块积木的接缝处包起来,再粘在一起。经过小朋友们的共同努力,“自行车棚”终于搭好了,小朋友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。

教师感想

孩子们把绘本故事中有趣的场景转移到自己的游戏中。我也尊重和支持他们玩修车棚游戏的愿望,顺应孩子们的游戏兴趣,认真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过程。在孩子们寻找工具→搭建积木→再次寻找工具解决困难→再次组装搭建→搭建成功的过程中,我抓住时机,让孩子们有机会在自己的游戏中回顾问题。

例如车棚一直倒塌,宇桐说要带着爸爸的“腰带”来幼儿园修理车棚。我支持孩子在家里找工具,提供记录卡,并与孩子就工具的使用进行讨论,从而促进游戏的深入,让孩子们的游戏能够持续、高效地进行下去。

02

首个停车场建设

回想起当时的情景,几个小朋友自豪地分享着自家的自行车棚。于欣迫不及待地说:“我们家的自行车棚修好了,欢迎你们在这里停。”这时逸茹突然说道:“我每次跟爸爸出去,车子都停不下来,要开很久才能停好。”听到逸茹这么说,其他几个小朋友也纷纷表示,自己的家长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。

这时,有小朋友提议建一个停车场,其他小朋友听到后,都来了兴趣,开始讨论如何建一个停车场:

萱萱:“停车场有看门的,要付钱。”

希梅:“你必须把车停在框内。”

老师:“这样吧,我们先想好要建什么样子的停车场,等明天区域比赛的时候再行动吧。”

奕茹:“好好好,明天我带自己的车过来。”

午饭后散步时,孩子们在滑板车停车场停了下来,环顾了停车场一圈,并再次就停车场的样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:

陈曦:“你看,车子上的号码和发车格里的号码是一样的。”

凯莉:“摩托车的格子太小了。”

陈曦:“对,因为滑板车小。”

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和讨论,发现不同大小的车位上停放着不同尺寸的汽车,而且每辆车都有自己的号码,和地面上的号码是一样的。他们兴奋地说,明天修停车场的时候也要这样做。大家对第二天修停车场的活动充满期待。

第二天,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好多玩具车,说要建一个大停车场。区域游戏时间,奕茹把小朋友的玩具车靠墙排成一排,说:“我们在这里建一个停车场吧。”宇熙说:“停车场应该有线,我去找。”随后,宇熙和几个小朋友找出剪刀和线贴,开始了建停车场的游戏。

奕茹先用贴纸框住停车位。雨熙立马摇头说:“不行不行,我们还是要把每个停车位分开,不然会停错位置。”于是三个小朋友开始把贴纸剪成小块,有的贴,有的剪,有的帮忙确认位置。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终于把每个停车位分开了。三个小朋友开心地拍手欢呼:“我们的停车场修好了,我们的停车场终于修好了!”

游戏回顾时间,我播放孩子们的游戏照片,并请逸茹介绍她的停车场。但逸茹介绍完后,时成立即质疑:“老师,他们的停车场还没修好,还有很多车没有车位。”逸茹反驳道:“下次再增加车位就行了。”时成则摇头说:“不行,幼儿园的停车场都一样。”“那我们明天一起修吧。”逸茹立即回应道。

看到两个孩子在争论,我说:“看来我们的停车场还需要改进,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别人的停车场是什么样的,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更好的停车场。”听到我的建议,班里的孩子纷纷点头表示同意。

教师感想

为了支持孩子们深入而丰富的游戏,我在饭后散步时带孩子们参观了幼儿园停车场,从生活细节中帮助孩子们积累停车场建造游戏的初步经验。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建造停车场后,其他小朋友提出了疑问。面对孩子们无休止的争执,我提出了解决方案,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停车场,并提供不同停车场的图片。我陪着孩子们进一步了解停车场是什么样的,从而激发孩子们的游戏灵感,促进孩子们玩更多的游戏。

03

重建停车场

这几天,孩子们对停车场的兴趣一直不减。为了支持孩子们的游戏想法,第三天的小组活动时,我和孩子们谈论了外面的停车场。我还提前准备了一些停车场的图片,孩子们开始讨论起来。

时诚:“我家楼下的停车场很黑,有点吓人。”

奕茹:“停车场门口有人收费。”

玉峰:“这个停车场很高。”

穆晨:“梅西(乐山市中心的一个商场)的停车场就是这样的。我爸爸的车就得停在那里。”

子桐:“街上有停车场,四周都排起了长队!”

星瑞:“我去万达的停车场了,那里有很多出口。”

通过观察图片和在户外看到的停车场,孩子们有几个不同的发现:停车场可以是平面的,也可以是立体的;汽车必须停在线内;有些停车位是有数字的等等。这为孩子们下次搭建停车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那天美术活动的时候,一群小朋友画完之后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:“老师,你看我们的停车场。”这时,另外几个小朋友也跑过来,争先恐后地和我分享他们画的停车场:

牧尘:“我的是高停车场,你看我的车就停在上面啊。”

紫桐:“这是我的停车场,这就是门。”

星瑞:“我的停车场有很多个出口,你看!”

承泽:“这是一个鲜花停车场,我妈妈喜欢花。”

等孩子们讨论完之后,我就把大家的“设计图”贴到游戏墙上,孩子们一有时间就会去那里讨论、交流。

区域游戏时间到了,小朋友迫不及待地开始搭建停车场。牧尘和宇峰用圆木搭建了一个高高的停车场;子桐搭建了自己的停车场大门;成泽用半圆形积木搭建了自己的花瓣墙;松兴用很多空心积木搭建了一座桥,还留下了很多孔洞……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。

教师感想

在孩子们搭建停车场的过程中,我只是以观察者、支持者和同伴的身份出现,帮助孩子们寻找不同停车场的资料,将孩子们对停车场的想法变成设计图并展示出来,将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变成游戏故事墙等等。同时,我帮助孩子们搭建游戏环境的框架,让孩子们自己去丰富游戏环境的内容。最终,环境反作用于孩子们对游戏的理解、坚持和进步,让孩子们真正地玩自己的游戏,成为自己游戏环境的主人。

04

我是一名洗车工。

1. 清洗玩具车

最近小朋友对停车游戏没那么感兴趣了,也不怎么管玩具车了。那天区域游戏的时候,雨熙突然拿着玩具车喊道:“老师,我可以去洗一下玩具车吗?太脏了。”我往里面一看,确实有点脏,就说:“可以,不过你要小心,别把衣服弄湿了。”于是雨熙兴奋地拿着玩具车去洗碗池洗,几个小朋友都过来围观。

在游戏回顾的时候,雨熙分享了今天洗玩具的故事,也引起了班上其他小朋友的兴趣。于是第二天区域活动时间,很多小朋友都加入了洗车游戏。诗琪先是拿着玩具环卫车和湿毛巾去洗车,其他小朋友也开始寻找洗车的材料,准备开始行动。

诗琪激动地说:“我要先洗一下环卫车。”刘岩和齐涵听后立刻回应道:“我们来帮你们吧。”诗琪用毛巾擦了半天,才对旁边的小朋友说:“不行,这个擦不干净。”刘岩说:“我来吧,我来洗。”可是刘岩擦了半天,还是擦不干净这个痕迹。齐涵见状想了半天说:“光老师有洗涤剂,我们去找他拿吧。”说着,几个小朋友就去找洗涤剂,开始洗车。

这回,车上的痕迹终于洗干净了,但过了一会儿,诗琪摇头说:“不行,不行,车子滑,要用水洗。”但琪涵马上反驳道:“不行,水会弄湿衣服。”于是,孩子们继续用毛巾擦车。玩完后,他们把车子放回停车场,我摸了摸,还是很滑。

回想起来,我和孩子们讨论了今天的游戏,他们很高兴分享他们的游戏经验:

老师:“我很好奇你用什么洗车?”

世琪:“我用的是毛巾和洗洁精。”

老师:“你用了毛巾和洗洁精游戏搭建,最后把车洗干净了吗?”

十七:“不行,车子有点滑。”

老师:“为什么它滑呢?”

世琪:“我们用的是洗洁精,洗洁精太滑了。”

老师:“洗洁精太滑了,怎么办呢?”

十七:“本来想用水,可是齐涵说会弄湿我的衣服,所以就没用水了。”

接着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全班的小朋友:“如果我们怕水会弄湿衣服,该怎么办呢?”这时,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穿雨衣,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穿雨靴……小朋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,于是我鼓励小朋友回家找一些可以防止被水淋湿的工具,并把这些工具带到幼儿园,大家一起尝试一下,小朋友也纷纷表示同意。

2.洗幼儿园车

第二天早上,孩子们带了好多工具,有雨衣、水桶、手套、雨靴等等。但这么多工具该放哪儿呢?经过一上午的辛苦,孩子们终于给这些工具找到了“家”。下午到了区域游戏时间,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自己的洗车游戏。

但游戏结束后,孩子们发现洗车工具屋变得乱糟糟的,经过几天的清理,有的孩子开始罢课,不愿意收拾。后来我在游戏回顾时间里和孩子们讨论了“洗车工具屋为什么乱糟糟的”这个问题。

思凡第一个开口:“老师,我看到他们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。”可凡也生气地说:“我看到篮子里有一只鞋子!”雨欣立刻附和道:“他们就是不把玩具放回去!”见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,我说:“那怎么才能保证大家用完洗车工具后都能把玩具放整齐呢?”这时,孩子们面面相觑,不知所措。

看到孩子们毫无头绪,我建议我们去参观其他区域,看看为什么其他区域的资料摆放得那么整齐。我带孩子们参观了积木区,孩子们发现积木区的积木摆放得非常整齐。这时,宇桐突然兴奋地喊道:“我知道了,我们还可以给柜子做记号,这样就不会放错位置了!”听到宇桐这么说,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表示赞同,纷纷说:“我们一起做记号吧!”于是,孩子们拿出笔、纸和洗车工具,开始了自制的记号活动。

标识做出来后,小朋友们发现雨衣每次都会掉下来,于是小朋友们就“怎样才能让雨衣挂起来不掉下来”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讨论中,雨轩说:“老师,妈妈把衣服都挂起来了,我们也可以挂起来。”说完游戏搭建,她又跑到家庭区拿来了很多衣架,并演示了如何把衣服放在衣架上,然后挂在衣架上。其他小朋友们也纷纷效仿雨轩,把雨衣全部挂在衣架上,整齐地挂起来。小朋友们开心地大喊:“我们的雨衣终于不会掉下来了。”在孩子们的努力下,洗车工具房又变得十分整洁。

接下来的一段时间,小朋友们的洗车游戏已经不满足于班级游戏了。这天,俊杰的计划是给幼儿园保安叔叔洗车,因为他们昨天吃完饭散步的时候发现保安叔叔的车太脏了,所以想今天趁着游戏的时间把他的车也洗一下。我支持小朋友们的想法,于是等小朋友们穿好衣服之后,我就陪他们下楼去洗车了。

孩子们分工明确,有的擦电动车,有的擦自行车,有的擦汽车,看到汽车擦得锃亮,孩子们都很开心。

教师感想

有一天,孩子们无意中发现幼儿园里的玩具车脏了,于是便创造了“我是小小洗车师傅”系列游戏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遇到了“洗车工具找家”、“使用洗车工具后”等一系列问题。我通过提出关键问题、带孩子们散步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找到问题的关键,鼓励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,并让他们自由尝试、操作。最后,孩子们实现了自己的游戏想法,将游戏从室内拓展到了室外。

小班幼儿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,作为教师,我们应该在小班初期帮助幼儿体验到与同伴一起玩耍、生活的乐趣,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。同时,小班幼儿的好奇心极强,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,需要从亲身体验、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中去获取经验。因此,游戏一定是帮助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,尽快学会与他人合作,发展自身生命力的法宝。

三年级小朋友与小车对战的游戏持续了4个月,他们的表现让我惊叹,他们的成长让我吃惊。从一本绘本→搭建自行车棚→搭建停车场→洗车游戏,从游戏到现实生活,小朋友在成长,老师也在成长。在游戏中,老师们也能深刻感受到,原来三年级小朋友的游戏原来可以这样玩;原来他们的游戏原来可以从游戏转化为生活;原来老师能以旁观者和支持者的身份陪伴小朋友游戏,是一件如此幸福的事情。

或许,3班小朋友们与“车子”搏斗的故事还会继续;也或许,小朋友们还会创造出更多有趣的游戏,让我们一起期待吧!

(特别提示:本文所有图片,未经读书童书授权,严禁使用,违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)

点击关闭
  • 客服QQ:

    1234567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

分享:

支付宝

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