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有661个城市,其中大部分是二线城市以下的欠发达地区。 这些欠发达城市正在成为棋类游戏厂商的重要战场。
本地棋盘和纸牌游戏的利润如何?
很多人关心或者猜测本土棋牌游戏能赚多少钱,但本土棋类连锁企业或个人却很少向外界透露自己的真实收入。 但大家都有一种感觉,本土棋类游戏非常赚钱。 那么它的盈利能力如何呢?
1、联众从1998年开始开发全民棋类游戏,到JJ斗地主开发的棋类赛事,再到2016年仙来互动娱乐针对本地市场开发的房卡模式。棋类市场,看似老套但利润丰厚的行业,依然充满活力。 。
2016年年中三四线城市的房卡棋类模式流行后,无数小创业公司从巨头那里找到了生存的市场。 在百度、知乎等网站搜索“本土棋类游戏”,首先出现的一定是有关助力本土棋类企业发展的硬广告和软文章。 有一家公司甚至直接在软文中写道:三个合伙人,5000人在线地方棋类,月收入80万。
2、30亿美元收购,100%现金交易
2016年12月,西藏坤诺(昆仑万维全资子公司)与晨海科易共同收购仙来互娱原股东持有的公司100%股权,交易价格20亿元。
2017年1月,天神娱乐拟以现金4.69亿元收购嘉兴乐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42%股权。
2017年7月,杭州边锋网络拟以自有资金出资10亿元现金收购深圳棋类游戏公司天天爱100%股权。
本土棋类游戏是如何制作的?
在本土棋类游戏兴起之前,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玩家也玩棋类游戏,并且普遍玩的是腾讯、竞技世界等民族棋类游戏厂商的产品。 但具有本土特色的棋类游戏进入后,不仅抢走了腾讯、竞技的玩家,还吸引了不少新用户。 本地棋类游戏如何运作?
1、选择市场:看人口、看GDP、看政策。
2. 营销:环环相扣的分销魅力
“在房卡模式中,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是创业者需要对微商的分销模式有足够的了解,能够发展一级经销商。
房卡模式主打三四线城市的熟人社交。 桌卡游戏的留存率一直是各类游戏中最高的,达到40%左右。 当地的棋类玩家数量虽少,但水平较高,所以在APP水平相同的情况下,在小城市里谁跑得快谁就是赢家。 所以运营远比技术重要。
这里的运营包括本地推广和微商。
三线城市的推广仍然依靠熟人和线下人脉。 在一个三线城市,当地的推广员大约需要五六个。 他们通常直接在市场上批量投放广告,以当地的棋类室、网吧、彩票站、学校、酒店、成人用品店、图书亭等为基地,分发配合小广告。 如有必要,他们还会与网吧合作举办棋类比赛吸引用户。
谁在当地的人脉关系强,谁就能率先打开局面。 甚至还包括政府关系。 很多企业会直接与电信、网通、移动合作,通过直发充值卡等方式潜入市场,也会联系当地媒体进行宣传。 “两个月左右的时间,就可以完全覆盖百万人口左右的地区。”
除了线下之外,线上微商的三级分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。 销售代理通过线下熟人开发玩家地方棋类,销售房卡获取差价利润; 推广代理商培养玩家,玩家通过游戏购买卡牌,游戏运营商可以将钱返还给推广代理商。 甚至还有“群主”:群主提供免费房间,用户向群主提供“茶钱”。 这种类似“传销”的微商代理模式,在三四线城市的房卡棋类游戏推广中非常流行。
而这也意味着原本门槛较低的棋类行业,因房卡模式的兴起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:渠道和资源的争夺。 谁拥有更强的当地资源,谁就能占领当地市场,成为老大。